统计显示,中国马铃薯生产地与贫困地区分布高度重合。全国592个贫困县中有549个以马铃薯为主要作物。借助国家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一个以政府扶持引导、市场积极跟进,化“薯”为“粮”,使“土豆变金豆”的马铃薯精准扶贫新格局正在形成。
贫困县的“新名片” 有农户收入增加数千元
洁白、嫩黄、淡紫……几十万亩土豆花开了。在淡淡的清香中,山西吕梁国家级贫困县岚县举行的“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节,引来了全国多个省市的专家与游客。
这已是岚县第二年举办这个旅游文化节,期间有的农户收入增加了数千元,这对许多家庭年收入处于2800元以下的贫困村来说,是笔可观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岚县扶贫,一方面是对那些缺乏劳动能力者的“兜底扶贫”,直接发放扶贫金;更重要的是带动那些贫困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脱贫致富,当地主抓的是特色强项--土豆产业。“岚县土豆--产自没有雾霾的高寒山区”这句广告语已经在市场打响。
由于经济放缓,原来在城里打工的不少年轻人现在回到家乡。“要让这些年轻人找到新的创收之路,扶贫才有后劲,”岚县县长乔云说,“土豆产业还要继续在科技含量、产量、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着力,把产业化做大做强。”
亩产距发达国家有差距 全产业链有待升级
可以说,岚县是中国马铃薯扶贫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认识到马铃薯在扶贫攻坚战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的地区不在少数,而国家政策支持也给薯粮扶贫带来巨大机遇。
内蒙古、山东、云南等地近年相继举办了“薯博会”,山东滕州举行的“薯王大赛”连续数年吸引市场关注。去年7月,在北京延庆举行的世界马铃薯大会,引来全球专家共话中国马铃薯产业机遇。农业部今年2月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为贫困地区的马铃薯扶贫带来重大政策利好。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