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遭遇PIC之思考
——李德军所长 山东省农药研究所
作为农药产品中的大宗品种,百草枯对我国农业种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百草枯是具有广谱高效、经济方便特点的除草剂,最早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发生产,2001年山东省农药研究所与红太阳集团合作建成了年产2000吨规模化生产,实现了产品国产化。国内外百草枯生产基本全部采用氨氰法工艺,虽然工艺细节略有差异,但技术指标基本相同。目前国内外产能达到7~9万吨,其中国内产能5~6万吨,生产企业200多家,产品规格型号300多个。国内外市场达到约4~6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为了提高百草枯生产的清洁性和实现上游原料的国产化,国家科技部立项对百草枯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吡啶碱生产工艺进行了攻关。同期,百草枯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又被列入国家“863”项目。经过系统研究和不懈探索,百草枯的生产工艺和三废处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形成了万吨级的完整的连续化自动化工业生产规范体系。
但是目前百草枯产能显著过剩,竞争激烈无序,企业产品质量、环保治理水平良莠不齐,市场渐趋混乱。百草枯行业协作组应该成为行业自律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各成员单位应该从共同的利益出发,自觉遵守相应的承诺,履行有关责任,促进百草枯产业的良性发展。企业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规避恶性竞争,充分重视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协会要维护行业健康生产环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产品的相关建议和报告,推动产品标准的制定,加大违法产品的查处力度。同时要密切关注百草枯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组织企业积极应对。
百草枯为中等毒性,但对人类健康风险较大,目前百草枯中毒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或理想规范的治疗方法。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讨论百草枯列入PIC名单的问题,企业、协会和政府都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应对。行业内要尽快达成共识,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农药管理部门、行业及其他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如医疗等)共同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规定,在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保证粮食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专家简介:
李德军在会上发言
李德军同志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工作。1983年~1994年在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4年任科研副所长,1996年破格聘任为高级工程师,2002年被聘任为应用技术研究员,2001年至今担任山东省农药研究所所长,历任山东农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农药学会理事、山东农药行业技术中心主任等多项社会兼职。
在科研方面,李德军同志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曾主持过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1.主持的乙醛肟工艺改造于1995年获山东省化工科技进步一等奖;2.其主持的100吨/年乙醛肟低耗生产新工艺中试于1997年2月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专家鉴定,该技术199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作为技术骨干参加的二嗪磷(地亚农)生产新工艺于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的专家鉴定,2005年该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该同志主持的新型农药创制及农药中间体绿色生产工艺研究开发于2008年4月28日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的专家鉴定,并一直得到专家好评,认为该工艺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他任职期间,山东省农药研究所承担4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农业转化基金项目,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担任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药工程化关键技术的开发”课题负责人,担任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及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课题负责人。先后在各类科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科研管理方面,李德军同志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把握农药行业发展动态,组织科研人员开展了一批高精尖农药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他的指导下,近年来有多个项目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同志组织我所技术人员进行几个大型高科技项目的攻关,全部通过了省级鉴定并全部转让国内大型企业投资生产,使我所的科研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李德军同志顺应市场需求,尽快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组织的除草剂百草枯生产技术研究,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氨氰法生产新工艺,该技术被成功转让南京红太阳集团、济南绿霸化学品有限公司、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形成了几万吨百草枯生产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我所的知名度。该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积极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和生活条件以便取得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在李德军同志的精心管理下,山东省农药研究所获得农业部农药登记全组分分析资质单位和农业部农药残留分析资质单位,批准成立山东省农药行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农药国际合作技术中心,加入了国家农药产业技术联盟,并牵头成立了山东省农药产业技术联盟。山东省化学农药重点实验室依托我所,在李德军同志的领导下,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引进了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并加入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实现了科技资源共享。2007年2月,山东省农药行业技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依托于山东省农药研究所,李德军同志为该技术中心负责人,注重产学研结合,广泛与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各大企业联合,使山东省农药研究所科研实力更上一个台阶,2009年和2011年两次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
2004年李德军同志出任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创办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山东科信生物化学公司董事长一职,短短几年,公司各项指标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注册资金2004年的180万元,到2006年注册资金提高到1100.8万元,从2004年的主营业收入185.4万元,到2010年实现11954.44万元,为2004年的64倍。2004年总资产为238.6万元,到2010年总资产已经达到7282万元,总资产出现持续大幅上涨趋势。
2001年李德军同志获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007年获济南地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先进个人一等奖。2008年荣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光荣称号。2010年李德军同志主持的百草枯清洁生产与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开发项目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