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及趋势
责任编辑:连英惠 来源:中国农药网 日期:2011-11-01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过500万hm2,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26%,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棉田杂草因与棉花争光、争水、争养分、寄生多种病虫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长,常年造成皮棉减产约25万t,危害严重的减产高达60%,成为制约棉花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棉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群落生态学及防除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因此,研究棉田杂草发生规律,寻求有效防除技术,对于减少棉田杂草危害, 提高棉花生产效率, 促进棉农增产增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棉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我国化学除草起步较晚。1956 年开始进行农田化学除草试验,主要对少数除草剂品种进行小面积多点试验和小范围示范,以筛选出适用于棉田的除草剂品种及相应的使用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棉田化学除草进入示范推广阶段,伏草隆、敌草隆、除草剂一号、扑草净及除草醚等化学除草剂开始在棉田大面积使用。后来在棉田推广氟乐灵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取得成功,化学除草面积才逐年扩大。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棉田化学除草面积已发展到棉田总面积的10%左右。随后,又开始在棉田推广使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土壤处理除草剂和精吡氟禾草灵、氟吡甲禾灵等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我国各级科研、推广单位已经对70余种除草剂在不同条件下直接进行了棉田应用研究,主要针对不同耕作方式棉田进行新型除草剂的筛选,验证不同类型除草剂的田间防效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等。但截至目前,与麦田、稻田化学除草相比,棉田化学除草面积仍然较小,使用的除草剂种类也较少。
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不仅效果差,而且浪费药剂,甚至会引起药害。
1.1除草剂的混用原则
在生产上人们使用除草剂常常是两种或多种除草剂混合使用,以达到一次用药同时杀灭多种杂草的目的。混用除草剂必须遵循四项原则:(1)必须有不同的杀草谱。(2)使用时期与方法必须吻合。(3)混合后不发生沉淀、分层现象。(4)混合后各种除草剂的使用量应为单一用量的1/3-1/2。
1.2不能混用的除草剂的配施原则
不能混用的除草剂,可采取分期配合使用的方法。通常有三种配施方法:(1)不同土壤处理剂交替使用。如第一年使用氟乐灵杀灭禾草,第二年再使用扑草净杀灭阔叶杂草。(2)土壤处理与苗后茎叶处理配合使用。(3)杀草谱不同的除草剂配合使用,可先用禾大壮杀灭稗草,再用苯达松杀灭阔叶杂草、莎草等。
1.3除草剂药液的配制原则
配制除草剂药液时,先将可湿性粉剂溶在少量水中,制成母液,然后装半喷雾器水,倒入母液,再加足所需水量,最后摇匀施用。如果可湿性粉剂与乳油混用,则应先倒入可湿性粉剂制成母液,然后倒入乳油,最后加足水量,摇匀喷施。
1.4除草剂的施用时期
(1)早期防除。露地直播棉田,防除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在播前用氟乐灵,播后苗前用除草通、敌草胺、乙草胺、都尔等;防除禾本科草,在苗后用稳杀得、盖草能、禾草克等;防除禾本科及阔叶类混生的杂草,在播后苗前用利谷隆、伏草隆及恶草灵等。地膜棉:防除一年生单子叶草,在播种后盖膜前用氟乐灵、丁草胺等;防除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在播种后盖膜前用利谷隆、伏草隆、扑草净、恶草灵等。用量可比露地直播棉酌减。移栽棉苗床:防除禾本科草,在苗后用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精稳杀得等。(2)苗、蕾期。直播或移栽棉田,在播种时没有及时用药除草的,棉花出苗至现蕾前,棉田大部分害草已进入幼苗期,在防除上要进行茎叶处理,一般采用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拿捕净等防除禾本科杂草;棉苗30 cm以上时,用草甘膦、克无踪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低位定向喷雾。(3)中后期。进入雨季后,棉田杂草未能及时防除,要及早采用茎叶处理剂消灭害草。一般以灭生性的草甘膦、克无踪进行行间低空定向喷雾。
2.棉田杂草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是杂草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建立完善的棉田杂草综合防除体系之前,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基础理论。杂草种类繁多,且其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杂草生物学和生态学、生理生化及遗传学将始终是人们研究的重点。长期监测主要棉区的杂草类型及优势种,建立对棉田杂草的综合认识,对有效地开展杂草防除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杂草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上,而针对棉田杂草的研究相对缺乏。
2.2 加快新型化学除草剂的创制
化学除草作为棉花现代化栽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棉田杂草防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除草剂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但我国除草剂的研发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老品种占主导地位,而作用机理新颖、选择性高、易降解、对作物安全的新型化学除草剂品种开发缓慢。其次,在生产上可供选择的除草剂品种较单一,杀草谱较窄。我国现有的棉田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而针对棉田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的除草剂品种相对较少。因此,研发、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是推动棉田化学除草技术发展的基础。可喜的是,我国在新品种的研制创新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嘧啶羟酰胺缩合酯类新化合物 SIOC-H-057 能有效防除棉田阔叶杂草和莎草,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棉田的开发前景广阔。
2.3化学防除的危害
虽然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棉花的生产效率,成为棉田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要素,但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残留除草剂对后茬敏感作物的危害,以及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由于施药不当或蒸发作用导致化学除草剂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除草剂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装物等处理不当造成的水源污染等。因此,在应用化学除草剂时,不仅要考虑其除草效果,同时也应该考虑其对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合理地使用化学除草剂在棉花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展望
开发棉田化学除草,要有生态效益观念。除草剂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有些在土壤或植物中的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对人类健康本身形成威胁。因此,①研制和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无残留除草剂,是优化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②与生态、生物、农艺防除结合,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是减轻化学除草剂对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③与防病、防虫结合,病、虫、草综防,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棉田阔叶草的危害与防除已成为生产中的热点、难点,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主要靠化除,但因与棉花同属阔叶类植物,又给化除带来直接障碍,目前尚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在不同棉区、不同药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别。今后应加强应用试验与示范,不断完善棉田阔叶草的防除技术。
棉田杂草因受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双重影响,导致杂草种类和发生动态千差万别,单一除草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并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棉田杂草防除必须推行以植物检疫为关口,农业机械防除为基础,化学除草为重点,人工、物理和生物生态防除为辅助的棉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各项防治措施的优势,协调互补、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种防除技术,提高田间杂草的防除水平,有效控制杂草的危害,保障棉花产业持续高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