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提供的江淮流域麦区一代粘虫发生情况,结合我省各地植保站虫情监测结果及气象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二代粘虫全省总体为偏轻发生。
主要依据:
一、江淮麦区偏轻发生,残虫量低。一代粘虫在鄂、皖、苏、浙、沪、豫、鲁等大部麦区偏轻发生,见虫面积约500万亩。各地开展防治和兼治后,各类型田残虫量较低。
二、局部蛾量与落卵量略高于常年。据全省各地监测,粘虫迁入地区主要在牡丹江、双鸭山等东部地区。成虫始见期为5月24日,高峰期为6月4日-9日,略晚于常年。个别地区蛾量比历年稍多,发育质量较好,蛾峰集中。集贤监测点蛾峰期三天两台诱蛾器诱蛾99头,20把谷草把诱卵5块,平均每块卵粒为58粒,最多104粒;宁安三天两台诱蛾器诱蛾173头,其它各地诱蛾量均在二、三十头左右。目前大部地区成虫雌雄比约为2:1,卵巢发育处于2-3级。
三、气象与寄主条件比较有利。近期气温升高,田间湿度较大,且气象部门预测,6月中下旬气温偏高,降水略少,对粘虫卵的孵化和幼虫发育有利。
综上分析,由于我国一代区虫源低,且我省迁入地区大部分蛾量较少,预计今年二代粘虫在黑龙江省总的为偏轻发生。但由于今年喜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上升,局部蛾量较大、卵量较多的地块有造成一定危害的可能。另外,杂草较多的玉米田、高粱田及谷、糜及与城市草坪也有局部受害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