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 English
中国农药协会
loading...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中国农药工业网 >> 植保天地

棉花苗期病害及其防治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日期:2010-12-22

(一)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

    棉花苗期病害有十余种,其中能引起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的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其次为猝倒病和根腐病等。以危害子叶、真叶及茎部为主的有茎枯病、疫病、黑斑病、轮斑病及角斑病等。对生产影响最大的是前一类,因它们能造成早期大量死苗,引起缺苗断垄,对产量影响很大。

(二)棉花病害的病因

      劣质的种子、低温高湿、粗放的播种是棉花病害发生的因素。

      1.气候条件 棉花病害的各类病原,在高湿条件下繁殖迅速,而低温又不利于棉花幼根的生长发育。一些早播棉田,在春寒阴雨条件下,幼根生长缓慢,而病原菌侵染频繁,容易造成烂种、烂芽。

      2.种子质量 种子成熟度低,或受潮霉变,容易烂籽、烂芽;不仅不利于出苗,而且出苗后也多为弱苗,容易感染。

      3.耕作栽培措施 连作棉田中病菌积累多,较间作、轮作麦田易发病。连作年数越长发病越重。地势洼,排水不良的棉田,土壤湿度高,地温低,通气性差,棉苗根系发育不好,易发病;整地或耕作粗放,土坷拉多,或播种覆土过厚均影响棉苗出土,发病严重;过早播种,棉苗出土缓慢,易发病。

(三)病害症状

    1.棉花立枯病 出土前烂种,近土面茎部呈黄褐色病班,后表现成缢缩,棉苗萎倒,在病情发展快时,茎基呈深褐色湿腐,棉苗枯萎。子叶受侵染后出现不规则黄褐色病斑。

    2.棉苗炭疽病 出土前幼根及幼芽变黄褐色腐烂,出土后在茎部发病,初生红褐色小斑,后扩展成褐色略凹陷短条斑,病斑边缘深红褐色,有时病斑上有裂纹。病重时病斑呈湿润状,棉苗生长缓慢。

    3.棉苗猝倒病 幼茎基部近地面处湿润状,后扩展变黄,逐渐腐烂变褐,重者软烂倒伏。幼根及子叶均能受害。

    4.棉苗红腐病 出土前幼芽及幼根黑腐,出土后的根、茎基、子叶、真叶都能受侵染发病。根部根尖呈黄褐色至褐色扩展使全根腐烂,主根及茎基部变粗,并产生褐色条斑。子叶在叶缘产生不规则或近圆形病斑,湿度高时病部产生粉红色或粉白色霉层。

    5.棉苗茎枯病 棉苗的子叶、真叶、叶柄和茎均能受害。子叶和真叶发病初期产生黄褐色或褐色小圆斑,边缘呈紫红色。病斑后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而呈圆心轮纹斑,表面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叶柄及茎部病斑呈褐色,菱形或长椭圆形,凹陷,易折断。

(四)防治方法

    苗病防治主要有种子处理、栽培防病和喷药防治三方面。对由种子带菌为主侵染源的病苗,如炭疽病,经种子处理便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种子和土壤传病的病害,效果则稍差。而栽培管理防病主要是创造有利于壮苗、不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

    1.种子处理

   (1)播种前浸种: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并有催芽作用。①定温定时浸种。即用55--60℃的温水浸种半小时,水面必须超过种子,不断搅拌,保持水温均匀。②三开一凉浸种。即3份开水加1份凉水成约70℃的温水,水量为种子的2.5倍。当种子倒入水中时,水温60℃左右,不断搅拌,使水温一致,至水温下降后捞出闷种。由于棉花种子能忍耐的温度较病菌致死温度高10℃,所以温水浸种能杀菌催芽。

  (2)药剂拌种:棉花常用的拌种剂有甲基立枯磷、多菌灵、拌种灵、五氯硝基苯、炭疽福镁、退菌特等,也可采用复配剂拌种法。如五多混剂(五氯硝基苯加多菌灵)拌种,可有效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等。

  (3)种衣剂处理:在种子表面包上一层含有农药、生长调节剂、微肥等的“包衣”,用来防治病虫害,促使根系发达。

    2.栽培防病 

     首先精选良种,并在播种前晒种,以提高种子抗苗病能力;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使幼苗能顺利出土。出土后要早中耕、深中耕,提高地温,可减轻苗病。茬口安排时,应避免多年连作。

    3.喷药防治 

    可结合治虫同时进行。用25%苯来特或800倍的代森锌或1:1:200的波尔多液防治叶斑病类的病害。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