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大豆田使用除草剂品种的原则
大豆田可选用的除草剂品种比较多,安全、有效、经济是选择除草剂品种的重要原则。在选择使用品种时,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要害,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考虑对杂草的防效,即防效要好,在防效好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药费较低的品种。大豆田的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旱稗、牛筋草、狗尾草等。阔叶杂草主要有反枝苋、苍耳、铁苋菜、鲤肠、马齿苋等。要根据大豆田杂草生长的种类确定除草剂使用的品种,如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就可以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进行苗前土壤封闭;也可以用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进行苗后茎叶喷雾。如大豆田以阔叶杂草为主,就可以用唑嘧磺草胺进行苗前土壤封闭;也可以用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进行苗后茎叶喷雾。在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大豆田则应选择杀草谱宽的单剂或将杀草谱不同的单剂进行复配,做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兼除。
确定使用除草剂品种的用量。不同的除草剂品种其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用量不同。甲草胺用量较高,在东北春大豆产区,每公顷用有效量达2520~2880克,而氯嘧磺隆每公顷用有效量仅为15~22.5克,相差128~168倍。同一个除草剂品种,其用量也因杂草的大小、施药的方法、施药环境(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气温高低、助剂的使用与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杂草叶龄较大,施药量应适当增加;药剂既能作土壤处理又能做茎叶处理使用时,用作土壤处理的用量较茎叶处理高。用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在土壤质地偏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多、土壤湿度较低时用量应适当增加;茎叶处理剂用作茎叶喷雾时,在气候干燥、土壤湿度较低时,用量应适当增加。使用助剂用量也可适当减少。总之,除草剂用量的确定是关系到防效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用量过低则防效较差,但用量过高会造成浪费,而且有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并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2.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提高防除效果
施药技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药效的好坏,也关系到对大豆是否安全。有关的施药技术有以下几点:①掌握正确的施药时间。除草剂的施药时间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播前、播后苗前及苗后早期(指杂草1~2叶期)施药。杂草种子在萌发出苗的过程中除草剂被杂草幼根、子叶及禾本科杂草的芽鞘等吸收,导致杂草中毒死亡。土壤处理剂常在此期间施药,如氟乐灵、灭草敌、甲草胺、乙草胺、氯嘧磺隆、异噁草松、咪唑乙烟酸等。二是苗后施药,即杂草3~5叶期施药。一般为茎叶处理剂,如灭草松、精喹禾灵、稀禾啶等。一般情况下茎叶处理剂不能用做苗前、播后苗前及苗后早期喷洒土面;土壤处理剂则不能用于苗后茎叶喷雾。在生产实践中常有土壤处理剂在苗后早期施药太迟,到杂草3叶期以后才施药,杂草耐药性增加而导致防效差的情况发生。
施药后的土壤湿度关系到药效的好坏,土壤湿度高时防效好。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大豆产区,由于大豆播种时少雨,土壤干旱,部分田块施药绾笤缙谑后药效不能充份发挥,施过药的田块仍然杂草丛生。因而在遇到干旱时,应等雨播种施药或药后及时灌溉,在没有灌溉条件和无雨时应适当增加除草剂用量,药后浅耙混土,减少药剂的挥发和光解。
大豆播种前的整地和秸秆处理情况是药效好坏的又一重要因素。在麦豆轮作区,小麦收割后种大豆,麦茬收割时应尽可能刈低,散落在田间的麦秸应尽可能收集起来,运出田外,然后再平整土地播种施药。麦茬过高或麦草铺散在地表常导致除草剂被喷洒在麦秸上,喷不到土表,不能起到很好的土壤封闭作用,降低防效,整地时土壤要平整、垡块要细小,这样施药时药剂能均匀的分布在土表形成严密的药剂封闭层。畦面垡块多,施药时垡块内部施不到药剂,遇雨垡块散开,垡块中的杂草种子仍可萌发出苗,降低防效。
3. 难治杂草的防治
由于杂草对除草剂耐药能力的不同,在多年连续化除的田块,一些耐药能力弱的杂草种群密度降低,而一些耐药性强的难治杂草种群密度上升。如春大豆产区的鸭跖草、夏大豆产区的铁苋菜等。大豆田推广少免耕栽培,不进行耕翻,一些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杂草刺儿菜、苣荬菜的密度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在多雨的夏大豆产区菟丝子的危害也较重。
防除鸭跖草、刺儿菜、苣荬菜可以使用的除草剂配方为:①48%异噁草松1000ml/hm2+25%氟磺胺草醚1000ml/hm2;②48%异噁草松 1000ml/hm2+48%灭草松1500ml/hm2。在难治杂草3~5叶期大豆真叶至第一复叶期喷洒,鸭跖草一定要在3叶期前喷洒。稀释液中加入 1%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可以提高防效。喷药需用性能良好的喷雾器械,并使用狭缝式喷头,做到喷洒均匀。对于刺儿菜、苣荬菜等多年生杂草多的田块,要播种前改少免耕为耕翻,将多年生杂草的地下茎翻入耕作层的下部,以减少出土数量,抑制杂草的发生。
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性杂草,叶片退化,以茎缠绕在大豆的植株上,产生吸盘吸取营养,使大豆植株发黄少结荚或不结荚。菟丝子的化除可在整地后进行,使用48% 仲丁灵(地乐胺)EC3750~4500ml/hm2对水300~450升/hm2喷雾,然后浅混土3~5cm再整地筑畦播种大豆。大豆生长期菟丝子危害初期的防治方法为:在田间进行普查,发现菟丝子的发病中心后插上标记,以后用1:400倍的10%草甘膦稀释液对发病中心进行喷洒。由于大豆植株和菟丝子对草甘膦的耐药性不同,药后4天菟丝子开始萎蔫,药后15天大量死亡。而大豆植株仅叶片黄化,以后能复绿,保产率达70%左右,对菟丝子的防效在80%以上。由于菟丝子在田间不断发生,所以要隔15天左右再查治一次。
铁苋菜的防除方法为:在铁苋菜3~4叶期,每公顷用80%阔草清DF60克,或24%克阔乐EC300~450ml,对水300~450升喷雾,也可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公顷使用70%嗪草酮(赛克)WP600~750克对水300~450升喷洒,土壤有机质低于2%的沙土不能使用嗪草酮。使用克阔乐防除铁苋菜时可以兼除马瓞儿。
4.禁用或限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防止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的除草剂叫长残效除草剂,这类除草剂的优点是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用药量少、使用方便、用药亩成本低,其缺点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在农田使用极易造成对后茬作物的药害,导致减产,甚至绝产。我国在大豆田使用的长残效除草剂的种类有: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虎威)、氯嘧磺隆(豆威)、异噁草松(广灭灵)、甲氧咪草烟(金豆)、唑嘧磺草胺(阔草清)、嗪草酮(赛克)。全国每年在大豆田的使用量6547吨,使用面积713.6 万公顷(包括少量玉米、苜蓿面积)。在以上7种长残效除草剂中以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的使用面积最大,分别达250、200万公顷。大豆田使用长残效除草剂以后对下茬作物产生严重的药害,如在东北实行“旱改水”的地区,把大豆田改种水稻,用过氯嘧磺隆及咪唑乙烟酸的豆田水稻受害严重,甚至绝产。甜菜对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甲氧咪草烟等敏感,大豆田施药3~4年后种甜菜仍有药害,已造成甜菜种植面积减少。长残效除草剂在大豆田使用,对后茬作物生长影响很大,为了减少和消除这种影响和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对大豆安全性较差,施药条件严格,对后茬作有药害,目前又有替代产品的长残效除草剂应予淘汰。②对大豆安全性较好、药效好,目前无替代产品的长残效除草剂应由农药检定所及植保部门根据作物夏种和轮作的具体情况制定使用办法,划区限制使用。咪唑乙烟酸、异噁草松等应与其他除草剂混用,以降低用量。③加强农药管理,依法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农药生产企业要认真进行长残效除草剂的登记试验,明确使用地区、轮作作物、使用方法。要规范标签和使用说明书,详细注明种植敏感作物须间隔的时间。使用者要按规定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做好土地技术档案记载。经销者推荐给用户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品种有误造成对后茬作物药害的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④加强对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草剂经销者的化学除草技术培训,将知识和技术教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