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 English
中国农药协会
loading...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中国农药工业网 >> 行业信息 >> 行业观察

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 保丰收行动方案发布
责任编辑:胡潇月 来源:农业农村部 日期:2021-02-01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 保丰收行动方案》指出,2021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举措。2021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组织做好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2021年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预计全国发生面积21亿亩次,同比增加14%,对70%以上的产区构成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预计小麦“三病一虫”发生面积4.7亿亩次,同比增加13.8%。其中,条锈病在汉水流域、西南北部、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流行风险显著增加,预计发生面积6000万亩;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黄淮北部麦区中等或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纹枯病总体中等发生,湖北、安徽、河南、江苏中北部等地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穗期蚜虫在大部麦区偏重发生,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南部和中部、河北大部麦区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亿亩次。

 

(二)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计水稻“三虫两病”发生面积11.2亿亩次,同比增加12.6%。其中,稻飞虱在南方稻区总体偏重发生,江南中东部稻区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5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西南东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4亿亩次;二化螟在江南、西南北部和长江中游稻区偏重发生,湖南中南部、江西北部、浙江东部沿海等稻区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1亿亩次;稻瘟病在西南南方丘陵山区、沿江沿淮稻区和东北部分稻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纹枯病在大部稻区偏重发生,江南和长江中游等部分稻区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5亿亩。

 

(三)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玉米“三虫一病”发生面积4.4亿亩次,同比增加13.4%。草地贪夜蛾发生涉及黄淮海及以南玉米种植区。西南、华南发生代次多、程度重,江南、长江中下游可达中等发生,江淮、黄淮、西北、华北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东北南部可能零星发生,预计见虫面积4000万亩,其中长江以南占80%;粘虫大部地区为中等发生,北方和西南部分玉米产区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预计发生面积7500万亩次;玉米螟在东北大部中等发生,黄淮大部和西南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6亿亩次;大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部分地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500万亩。

 

此外,马铃薯晚疫病将在西南大部、西北东部、东北和华北北部偏重流行,草地螟在内蒙古大部、东北西部等地偏重发生,境内飞蝗总体偏轻发生,境外沙漠蝗和黄脊竹蝗仍有再次入侵我国西南边境的风险。

 

二、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及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突出绿色防控,推进统防统治,组织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化有机统一。

 

(二)行动目标。确保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跨区域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关键源头区和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以上,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农药减量化持续推进。

 

三、重点任务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抓住重点区域、关键时节,打好三大防控战役,赢得粮食丰收主动权。

(一)打好小麦“两病一虫”防控突击战。条锈病:西南、汉水流域、黄淮南部等病害越冬区,重点落实早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减轻当地危害程度,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向黄淮海主产麦区传播扩散风险;黄淮海主产麦区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生,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治早、治小,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赤霉病:长江流域、江淮、黄淮南部常发区,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住抽穗扬花期关键时期,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黄淮中北部、华北等常年小麦赤霉病偶发麦区,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立即组织喷施“保险药”,严防病害发生流行。蚜虫:在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兼治压基数基础上,黄淮海等重点发生区突出抓好穗期蚜虫防治,严防暴发成灾。

 

(二)打好水稻“两虫两病”防控攻坚战。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实施大区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华南、西南、江南境外虫源迁入主降区,防治指标从严,降低当地危害,减少北迁虫源;江南、长江流域、江淮单双季稻混栽区和单季稻区,稻飞虱重点是“压前控后”、严防后期突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上三叶)。稻瘟病:南方丘陵山区、沿江沿淮和东北常发区狠抓叶瘟初发阶段和破口抽穗期预防,严防大面积流行。纹枯病:突出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扩展危害。

 

(三)打好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阻击战。草地贪夜蛾:进一步强化“三区”联防和“四带”布控,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成虫,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重点扑杀境外迁入虫源,控制当地危害损失,延缓北迁时间,减少迁出虫源数量;江南江淮迁飞过渡区重点扑杀迁入虫源,压低过境虫源基数;黄淮海及北方重点防范区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用药防控,保障生产安全。粘虫:加强监测预警,突出抓好东北、西北和黄淮海等玉米产区高密度点片集中统一防治,严防局部暴发成灾危害。草地螟:重点加强内蒙古大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东北西部成虫监测,做好成虫诱杀和幼虫集中扑杀,严防农田大面积危害。

 

此外,加强境内蝗虫隐患排查,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防治;沙漠蝗等境外蝗虫继续加强西藏、云南、新疆等边境地区监测,一旦发现迁入,迅速扑灭,确保不成灾危害。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制度,提升监测预报信息化水平。组织各级植保机构加强重大病虫害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带、常年重发区监测调查力度,密切跟踪、准确掌握发生消长动态,适时启动重大病虫周报制度,重大虫情当日即报,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加强大田普查,准确把握重大病虫发生趋势,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科学指导防控行动。

 

(二)加力推进统防统治。开展“统防统治百县”创建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充分发挥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病治虫效果、效率和效益。培育一批应急防治队伍,配备高效施药机械等现代化防控装备,提高重大病虫应急防治能力。

 

(三)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优势区创建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集成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融合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大力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持续治理,促进农药减量化。

 

(四)推进科学安全用药。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继续开展“百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和高效药械,坚持达标防治、对症选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组织“科学认识农药使用”专题宣传,宣传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成效,营造良好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落实部门指导、省负总责、县抓落实责任机制,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指导服务。及时印发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和指导意见,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三)强化资金支持。根据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和防控需要,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各地开展相关监测和防控工作。各地在管好用好中央财政资金的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确保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行动安排

(一)制定行动方案。1月份,制定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各省(区、市)2月底以前,细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二)及时动员部署。3月中旬、4月上旬、7月下旬,分别召开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视频会、夏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分阶段、分作物、分区域动员安排防控工作。

 

(三)准确会商趋势。3月下旬、4月中旬、5月上旬、7月中旬,分别召开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夏蝗、早稻重大病虫、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农、科、教方面专家全面分析蝗虫和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四)严格信息报送。3-6月实行小麦重大病虫、5-9月实行水稻重大病虫、4-9月实行草地贪夜蛾、6-8月实行蝗虫发生防控信息“一周一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

 

(五)加强督查指导。3月中旬至5月中旬、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分别组派工作组,落实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制度,采取日常联系督导和关键时期现场督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夏粮、秋粮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督促并协助各地防控措施落实。

相关信息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