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表示,生态环境对农业亮起了红灯。日前,农业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出台了中国首个农业可持续规划--《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下称《规划》),这被解读为从“榨干用尽”到“藏粮于地”。不过,目前的政策仍属于“微调”。
国家发改委农村司副司长方言向记者介绍,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让资源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休养,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农业发展指导方针。
此次《规划》文本中列举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挑战-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问题凸显;华北地下水超采严重;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等外源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农产品产地环境渗透,全国土壤主要污染物点位超标率为16.1%;农业内源性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三分之一,农膜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不到一半,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45亿吨,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万平方公里。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农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亟待建立等等。许多专家指出,中国过去粮食持续增产是以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为代价。
3月,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2015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曾表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一个政策理念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对中国农业来讲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我们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规划》则订立了时间表,要求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具体而言,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是其中一项重点任务。中国首度将全国划分为农业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被列为优化发展区,但也要针对性地治理现有生态环境问题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比如,在东北三江平原等水稻主产区,控制水田面积。在农牧交错地带,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粮草兼顾、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奶业和肉牛产业;在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适度压减高度依赖灌溉的作物种植等等。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被列为适度发展区。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则被列为保护发展区,将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让草原、海洋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其他可持续发展任务还包括稳定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治理环境污染和修复农业生态。
资金来源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将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的政策仍属于微调,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前提。方言曾向记者表示,调结构总的思路是一定要把粮食产量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的前提下,做一些微调。“我们算了一下,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带来的产量减少和单产增加带来的增产,基本可以对冲。”如大面积休耕等做更大幅度的政策调整的建议未被采纳,亦有人士认为,目前政策力度仍不足以支撑中国农业可持续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