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由拜耳作物科学开发,1985年上市。草铵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具有一定的内吸活性,与草甘膦和百草枯存在直接竞争。其作用机理是导致植物体内铵离子堆积,抑制光合作用。防除对象为广谱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和禾本科杂草,也可作为土豆、向日葵等作物的干燥剂。
草铵膦被广泛使用于对其具有耐受力的转基因作物。拜耳作物科学、陶氏益农、孟山都均不断开发出耐草铵膦的转基因作物,同时由于抗草甘膦杂草的不断发生和发展也给草铵膦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2012年草铵膦的全球销售额达到4.20亿美元。
草铵膦的合成难度高,2006年日本明治制果药业公司成功开发了单异构体的精草铵膦,并申请了专利,把草铵膦的产品技术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10月底至11月初,日本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的90%精草铵膦原药和10%精草铵膦液剂获得农业部临时登记,用途是防除柑橘园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有效期分别至2015年11月3日和2015年10月24日,日本明治制果药业成为首家在我国登记精草铵膦原药及制剂产品的公司。
浙江永农生物科学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草铵膦产品的企业。自浙江永农生物科学公司2007年成为国内首家登记草铵膦的企业之后,拜耳作物科学等10多家企业相继获得原药登记,同时也有60多个企业登记了60多个制剂品种。10月30日,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95%草铵膦原药于获得台湾登记,这是大陆农药企业首次在台湾成立分公司并取得原药登记证。
在11月18日召开的草铵膦应用技术与市场推广交流会上,与会专家指出,随着土地流转加快、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以及免耕栽培技术的发展,快速、高效、低成本的除草剂用量将会增加,尤其是百草枯水剂的禁用,将导致草铵膦的用量逐步加大。草铵膦发展或将迎来重大机遇。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研究员梁帝允表示,中国农田杂草发生面积由2000年的11.1亿亩发展到了2013年的14.6亿亩,增幅高达31.5%,同时杂草抗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四川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小刚表示,全球已有31种常见杂草对百草枯产生了抗性,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有30种常见杂草。草铵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百草枯毒性和草甘膦抗性问题。据介绍,国外草铵膦的主要销售区域是日本、韩国,以及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在内的南北美洲和欧洲,近年来东南亚以及部分非洲发达国家的用量也持续上升。由于国内未种植转基因作物,且与其他非选择性除草剂相比,草铵膦价格偏高,这限制了草铵膦在一些大宗作物上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克孟表示,目前永农也已经开发出了精草铵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