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病原微生物昆虫病毒杀灭害虫技术、昆虫天敌生物防治技术、土壤中分离微生物发酵技术、昆虫病原线虫规模化养殖技术……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研发的这些专业生物农药技术成果,通过“嫁”入企业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如今已在田间地头得到广泛应用。
“娶”回多项生物农药技术成果的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白云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专一转化、生产和销售中科院生物农药技术成果和技术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其近年来先后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合作,研发转化相关绿色农业生物防控的前沿技术并进行产业化开发,形成以农作物生物防控技术产品为主的生物农药系列产品体系。
昆虫病毒是自然界非常独特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源于自然,对人畜等生物体安全,利用昆虫病毒创制的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对害虫选择性强,没有残留,对农产品安全,是符合农业虫害综合防治科学规律和具有大好发展前景的农药品种。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是通过工厂化生产活体昆虫,把相应的病毒毒株接种到昆虫体内,利用虫体作为生物反应器增殖生产病毒,最终将分离提纯的病毒加工成可以喷雾使用的生物农药制剂产品。
中科院动物所秦启联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采用“昆虫群养技术”、“系统集成的病毒提纯技术”、“纳米包裹技术”等具有突破性的关键创新技术,实现病毒原药规模化生产,大幅提高病毒原药的病毒含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和系统集成的病毒扩增纯化技术体系。
秦启联介绍说,目前,白云公司利用其技术成果共转化开发有2个母药、6个制剂共8种昆虫病毒杀虫剂产品,全部获得农药登记和生产核准,并拥有6项国家专利。系列高含量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主要用于无害化防治蔬菜(番茄、辣椒、甘蓝等)、棉花、烟草上的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等重大农作物害虫。
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系列产品已全面进入中外市场,先后在中国的新疆棉花产区、南方无公害蔬菜种植省区和欧美、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上累计推广应用上千万亩次,减少化学农药排放超过2000吨,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中科院动物所与白云公司合作的另一项目是瓢虫和赤眼蜂天敌生物产品:瓢虫是重要的昆虫捕食性天敌,2010年合作建成的瓢虫工厂批量生产异色瓢虫,用于园林、花卉、草坪和保护地蔬菜上蚜虫的生物防治,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有效保护使用地的生态环境;赤眼蜂是多种害虫的卵寄生蜂,2012年,中科院动物所在白云公司建成规模化生产稻螟赤眼蜂的生产线,用于有机水稻上稻纵卷叶螟和食用玉米上玉米螟等害虫的生物防治。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与白云公司“联姻”开展生物杀菌剂发酵生产项目,成都生物所谭红研究员科研团队创制的新型生物农药新奥霉素,是由土壤中分离的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病毒病和细菌病害。目前,已在白云公司建成年产200吨的发酵中试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该产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完成急性毒性、环境毒性和室内活性试验,正向农业部药检所申请正式登记。
据介绍,新奥霉素对烟草、番茄、辣椒、西瓜等作物的病毒病以及叶斑病、软腐病、叶枯病、青枯病等细菌病害都有较强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新奥霉素生物杀菌剂投放市场推广应用后,将对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的作物病毒病和细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昆虫病原线虫是多种地下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可替代化学农药用于韭菜上韭蛆、园林草坪上地老虎、花生和马铃薯上蛴螬等地下害虫的生物化防治。2011年,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与白云公司合作,在该所许艳丽研究员等指导下,依托白云公司规模化养虫技术优势开发病原线虫产品,现已突破一系列规模化生产技术,生产出优质病原线虫,计划于2012年在宁夏、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