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玉米病虫发生特点(1)一代玉米螟大部分地区虫口基数低,局部偏高;(2)寄主条件、品种和栽培方式均有利于病虫害发生;(3)气候条件对玉米病虫害发生总体较为有利。基于以上原因,预计今年夏秋季安徽省玉米主要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800万亩次。其中二代玉米螟在江淮北部、淮北北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三代玉米螟偏重发生,预计卵孵高峰期在8月中下旬,全省发生面积约1200万亩次。
玉米蚜虫全省中等发生,发生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面积约500万亩。玉米中后期叶部病害褐斑病、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流行高峰期在8月份,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次;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纹枯病、茎腐病等将在部分地区造成一定为害,预计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玉米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2800万亩次,需防面积约3000万亩次。
夏秋季玉米病虫防治重点:
(1)玉米以玉米螟、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为重点,兼顾蚜虫、小斑病、南方锈病等防治。因地制宜,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防治。
(2)把握防治适期,推行总体防治。7月下旬至8月初重点防治二代玉米螟;8月上旬重点防治玉米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小斑病;8月下旬重点防治三代玉米螟、玉米蚜虫、玉米南方锈病等。对多种病虫混发的田块,要明确主治对象和兼治对象,实行总体防治,提高防治效率。
(3)依照防治标准,实行达标防治。主要病虫防治指标:玉米螟: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百株累计卵量30块,或花叶株率10%;穗粒期玉米螟虫穗率10%或百穗花丝虫量50头。
(4)选准对路农药,科学规范施用。针对不同防治对象,选用高效、对路农药,科学规范施用,提高防治效果。防治玉米螟可选用Bt、辛硫磷等;防治玉米南方锈病,选用三唑酮、烯唑醇、百菌清等;防治玉米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小斑病选用多菌灵等;防治玉米蚜虫选用啶虫脒、吡虫啉等。
(5)保护利用天敌昆虫。保护好玉米田害虫天敌不仅有利于控制玉米害虫,而且为来年害虫天敌繁殖提供更多虫源。一是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为害。二是当益害比失调,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亩用100—150mlBt乳剂加细沙5kg制成菌沙施于心叶内,可有效防治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