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25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昆山组织召开了“第三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以下为该次研讨会上农药环保助剂应用专题会的现场问答集锦。
第一部分:关于悬浮剂的问答
提问一:
在悬浮剂等配方中,为什么有些配方中加黄原胶的体系要加入防腐剂(例如:吡虫啉悬浮剂)。是不是有些杀菌剂例如多菌灵要加,而其余不用加防腐剂?(上海沙恩化工有限公司)
解答:
在使用黄原胶的农药中都需要加入防腐剂。
黄原胶是一种由假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多糖,含有大量富营养物质,容易遭到细菌的侵蚀而出现黄原胶降粘、腐败发霉变臭等现象。
另外农药中使用的黄原胶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细菌,更容易繁殖造成黄原胶腐败,因此一定要加入防腐剂,例如广源益农的GY-B15防腐效果就很好,一般加入量为0.2-0.5%。(齐武)
提问二:
氟虫腈50g/L悬浮剂生产完后,有的时候成品会出现涨气的现象,请问:
1、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2、请问这种现象怎样解决;
3、在生产加工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南京高正化工有限公司)
解答:
1、产生胀气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看是不是黄原胶腐败变质造成的。因悬浮剂中如果防腐剂加少了,黄原胶在高温情况下容易腐败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胀气,加入防腐剂GY-B15可解决该类问题;二是配方中的助剂及原药等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2、如果是黄原胶腐败导致的,多加防腐剂。如果是化学反应释放气体,需要调整配方中的分散剂、润湿剂和防冻剂。但氟虫氰原药比较稳定,如果发生胀气很可能是第一个原因导致的。
3、生产前要先做小试,热贮合格再生产,另外注意pH要调的合适。(齐武)
提问三:
如果不考虑配方的问题,在悬浮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小气泡,有哪些方法可彻底消除气泡?(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
解答:
有效含量低的或体系黏度低的悬浮剂,产生的泡沫可通过加入消泡剂消除;高含量的悬浮剂或体系黏度大的悬浮剂,单靠加入消泡剂达不到消泡目的。
1、需要注意调配釜中的液体流动方式,如果是顺时针旋转泡沫就少,捷流式的(四周往中间流)泡沫就特别多。
2、条件允许的话采用负压的办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泡效果。(齐武)
提问四:
悬浮剂配方中能否应用白炭黑作为触变增稠剂,能否推荐个基本配方,有哪些必需的助剂?(赢创德固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解答:
白炭黑有一定的触变性,在涂料中应用较多,但在农药悬浮剂中应用的很少,需要具体试验进行验证。助剂可以选择常用的分散剂、润湿剂。(戴权)
提问五:
悬浮剂放置时间长了分层怎么解决?
解答:
分层是体系黏度低或分散剂选择不当造成的,GY-D07是高分子羧酸盐类分散剂,在悬浮剂中分散效果很好,配伍性强,抗硬水效果好,可以试用。
分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粒径偏大。解决办法:一方面选用砂磨效率更高的砂磨机,另一方面增加砂磨次数或时间;
2、助剂选择和搭配不当。解决办法:选用适应性广抗硬水能力强的助剂,如助剂GY-D07;
3、体系粘度低。解决办法:选择质量好的粘结剂,并增加用量。(齐武)
提问六:
悬浮剂在配制完成后,放置后固化,在搅拌下触变性非常好,经搅拌流动性恢复非常好。但是放置后又发生固化,是因为分散剂使用不当,或者是配方中支撑结构的助剂使用不当?
解答:
可能是有触变作用的助剂(如硅酸镁铝)使用量太大。(戴权)
提问七:
如何克服硬水对悬浮剂悬浮率的影响?抗硬水能力强的分散剂有哪些?
解答:
加入耐硬水的分散剂,可以减小硬水对悬浮剂悬浮率的影响,例如加入广源益农的GY-D07。
广源益农的GY-D07就是一种抗硬水能力强的分散剂。使用抗硬水能力强的分散剂制备的悬浮剂体系,不仅体系更稳定,而且长期放置性能更稳定,不会因为放置时间长分散性下降。(齐武)
提问八:
悬浮剂54℃热贮14天后取出,当时流动性正常,4小时后,流动性下降,当时室温0℃左右,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判定这个小试结果?
解答:
热贮54℃取出应该放在20℃左右的环境中判断流动性,如果流动性好就可视为合格。0℃温度太低,属于冷贮的环境温度。(魏方林)
提问九:
草甘膦+敌草隆360+400g/L悬浮剂,如何有效解决粘度大的问题?(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解答:
可考虑使用高性能的分散剂,能有效解决黏度大的问题。也可选用一些具有降粘作用的助剂加入到体系中。(齐武)
提问十:
在生产430g/L戊唑醇悬浮剂(高含量的悬浮剂)时,极易产生很多泡沫,导致包装和计量困难,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山东亿嘉农化集团)
解答:
生产430g/L戊唑醇悬浮剂,如果助剂选择合适泡沫会比较少。使用GY-D07+GY-S04效果就很好。有条件的话,采用负压的办法可有效地减少泡沫。(齐武)
提问十一:
啶虫脒是否能做成悬浮剂?
解答:
啶虫脒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做悬浮剂容易产生奥氏熟化现象,但选择合适的助剂仍然可以做成合格的悬浮剂产品。 (齐武)
提问十二:
影响悬浮率的主要因素是细度还是助剂?(安徽省银山药业有限公司)
解答:
影响悬浮率的主要因素是助剂,但是细度也会对悬浮率产生影响,属于次要原因。(戴权)
第二部分:关于其他剂型的问答
提问一:
高含量的吡虫啉微乳剂,若不用酸助溶的话有什么好的溶剂可供选择?
解答:
如果吡虫啉不用酸成盐,基本没有好的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性相对好些,但在微乳剂中加入量大时冷贮容易结晶。
低含量的吡虫啉微乳剂选用好的助溶剂可以制备合适的微乳体系,但对高含量的吡虫啉微乳剂(如30%左右),采用助溶办法制备微乳剂难度很大。(齐武)
提问二:
悬乳剂制剂开发中,关键技术要注意什么?开发中,将悬乳剂分成悬浮剂+乳油来做时,将乳油加入到悬浮剂中时,对搅拌(高速剪切)有无要求?(山东潍坊双星农药有限公司)
解答:
悬乳剂开发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工艺,二是助剂要选择合适。将乳油加入到悬浮剂中时,高速剪切(转速>500转/min)有利于体系的稳定。(齐武)
提问三:
水分散粒剂和油悬浮剂在助剂选择上有哪些区别?是否一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解答:
水分散粒剂需要加入水溶性的分散剂或润湿剂,而油悬浮剂主要是需要加入具有乳化分散作用的乳化剂。 (魏方林)
提问四:
高含量的油悬浮剂比较粘,怎样降低其粘度?
解答:
加入一些极性较强的溶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油悬浮剂的粘度,同时还应当减少增粘剂的加入量,甚至不加增粘剂。(齐武)
提问五:
可溶性粉剂的有效成分在有水的条件下容易分解,所以多数渗透剂不能使用,是否有固体助剂能增加可溶性粉剂的延展性和渗透性?(哈尔滨利民农化技术有限公司)
解答:
可考虑用润湿剂GY-W04,或者用桶混喷雾助剂GY-Tmax。(齐武)
提问六:
能否配制低含量的吡虫啉水剂(例如:2.5~10%)
解答:
可以配制,但是需要加入酸到体系中。(齐武)
提问七: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应该如何选择分散剂?对加工工艺有什么要求?
解答:
筛选分散剂一般从考察制剂的悬浮率和崩解性两个方面进行,合适的分散剂配制的样品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悬浮率和崩解性。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工艺,目前国内主流的是两种造粒方式:挤压造粒和流化床造粒。
而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一般主要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求而定,当然也有一些原药不适合做流化床,或者挤压造粒,这跟原药的性质有关系。(戴权)
提问八:
现在登记的乳油产品,如果不用甲醇、苯、甲苯和二甲苯,也不用二甲基甲酰胺,如何使用现有的设备,生产乳油产品?是否可以不用助溶剂?乳化剂和溶剂应该从哪里采购?成本大概会增加多少?(河南普朗克生化工业有限公司)
解答:
尽管乳油中的芳烃类及一些高毒类极性溶剂开始了限用和禁用,但是乳油的生产工艺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生产设备上不会发生变化。
乳油新的发展方向就是用植物油、甲酯化的植物油及矿物油等绿色环保型溶剂替代传统的乳油中所用的溶剂。
助溶剂一般是为了提高溶剂体系对原药的溶解性而加入,那么除了限用和禁用的溶剂以外,其他的可以提高原药溶解度的溶剂均可作为助溶剂加入到产品中。
目前与新型的绿色溶剂相配套的乳化剂品种较少,一般都是从现有的乳化剂中筛选出来的,因此急需开发一些与这些新型绿色溶剂相配套的新的乳化剂品种。(张宗俭)
照片1:会议主席台
照片2:会议现场
解答专家介绍:
张宗俭,理学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一直从事新农药创制、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农药助剂与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持完成10多项国家级农药创制、新农药筛选、农药生物测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功能性农药助剂和制剂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专利16件,开发农药新品种20多个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戴权,教授级高工,现任安徽省国家农药剂型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是中心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在中心长期从事农药剂型的研究开发,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及省部级20多个农药剂型项目的攻关。先后主持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及专题,主持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一项、安徽省2007年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合肥市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07年获安徽省研究实验基地优秀科研带头人。近五年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2010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组建的“115创新团队——绿色环保农药创新团队”获安徽省委组织部批准。
齐武,男,高级工程师,红太阳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兼农药剂型中心主任,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主要从事农药剂型开发、生产管理工作,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科研开发项目,主研项目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研产品被江苏省评为高新技术产品,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权的专利22项,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多次被工信部邀请作为行业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