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油膏用于生产阿维菌素乳油制剂”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重要案件督办,引起行业震动。
5月,多个省份质检局对部分阿维菌素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封存油膏。6月4日,阿维菌素原药生产企业齐聚北京探讨解决办法。6月15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阿维菌素原药2012年第一季度市场情况
分析及油膏禁用情况》(下称《油膏禁用情况》),指出企业将积极联系权威机构,对油膏进行安全性评价,同时改进生产工艺。
油膏是阿维菌素精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按国标《阿维菌素乳油》(GB19337-2003)要求,不能用于生产阿维菌素乳油。事实上,这已是行业多年来的公开秘密,这次查处也将拉开“阿维菌素油膏是否应该被禁用”的争论。
油膏代替原药由来已久阿维菌素属生物农药,自1994年获得登记以来,以其突出的防治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上。目前,全国共有400多家企业累计登记1300多个产品,其中原药生产企业18家,年产量达2500吨,年产值在12亿元以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18家阿维菌素原药企业产量为830.35吨,国内销售为526.546吨,第一季度出厂价格变化幅度不大。
据了解,阿维菌素精粉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有20%-30%结晶母液产生,母液经浓缩,再用甲苯或二甲苯溶解后即可制成阿维菌素油膏。相比阿维菌素精粉,油膏成本较低,但由于所含杂质较多,防治效果甚至优于阿维菌素精粉,而被广泛用于生产阿维菌素乳油制剂生产。
山东一农药生产企业负责人指出,在国内,几乎所有的阿维菌素制剂生产或多或少都会使用油膏,阿维菌素精粉虽有一定用量,但用量较小,一般与阿维菌素油膏同时用于高含量阿维菌素乳油。
有专家表示,阿维菌素母液油膏是当前生产工艺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历史遗留问题。阿维菌素母液油膏摊薄了整体生产成本,使得阿维菌素原药由1994年的2万元/公斤降到目前的不足500元/公斤,从而这一贵族产品成为农民
用得起的、效果突出的生物农药。
但有人对油膏的“贡献”提出质疑:母液事实上就是阿维菌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不明杂质,本应当进行除杂处理,现在却被当作阿维菌素原药来广泛使用,虽然目前并无相关试验数据证明油膏对环境的危害,但
影响肯定是有的。
更有人指出,用油膏代替原药,违反了《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23条的规定,即从事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原药企业积极应对
由于在国内普遍使用的阿维菌素油膏被举报为“无标”产品,5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重要案件督办通知(质检执督【2012】18号)的要求,各省安排了执法人员对部分阿维菌素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这让阿
维菌素原药企业猝不及防。
6月4日,阿维菌素原药生产企业齐聚北京探讨解决办法。6月15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油膏禁用情况》指出,阿维菌素乳油生产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农药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阿维菌素乳油的
执行标准是《阿维菌素乳油》(GB19337-2003),而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为“阿维菌素原药和乳化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配制成阿维菌素乳油”,因此企业用阿维菌素油膏生产阿维菌素乳油的行为在生产原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不符
合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条件。
尽管如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查过于勉强。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用阿维菌素油膏生产阿维菌素乳油,是废品回收利用的绝好方式,且油膏的防治效果和利用率均比精粉要好,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合格的,“如果说有
问题,应当对现行生产标准进行更改。”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表示,针对举报问题,阿维菌素协作组将委托有资质科研单位对阿维菌素母液油膏组分进行安全性评价和环境影响的相关数据试验,在专家分析论证后,制定产品标准和申请登记。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阿维菌素协作组达成如下一致意见,企业一方面积极联系权威机构,对油膏进行安全性评价,证明阿维菌素油膏在使用中是安全的,但需历时2年;另一方面对已有技术进行工艺改进,更换溶剂,用环保工艺替
代已有技术,降低油膏的产出率,并且分析和挖掘阿维菌素油膏的其他用途,争取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