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课题。盐湖区委、区政府近年来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使中心市区周边的食品市场和田野上,吹起一股“绿色”之风。盐湖区区委书记王志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盐湖区已经获得苹果、梨、桃、韭菜、黄瓜、香椿、牛奶、面粉等农产品绿色认证、无公害品牌认证达12个、无公害基地认证达55万亩。
菜农:“宁可多花钱,也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寒风渐起,大田作物陆续退场,日光温室进入了生产旺季。
11月6日下午,记者在盐湖区龙居镇赵村蔬菜生产园区遇到了几位村民,他们正在为蔬菜用药问题热烈地讨论着。
“我家的辣椒上发现了菜青虫,得联系调农药了。”村民许红太手里拿着几个辣椒说。
记者在许红太的温室内看到,第一茬辣椒已经可以采摘了。“一边打农药一边上市,会不会有农药残留?”记者问。“辣椒采过才敢打药,哪能一边打药一边上市!”许红太回答说。
“我们现在用的农药都是高效低毒的,不会有残留。”另一户种植西红柿和西葫芦的村民马玉强拿来一个农药瓶子给记者看,“区农委要求我们必须保证食品安全,在农药上我们只用低毒的,宁可多花钱,也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甚至连中等毒性的都不用。”
连片创建生态村是盐湖区农委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据盐湖区农委主任景俊才介绍,仅赵村这个片区就包括赵村、王马、南庙、冯庄头4个村,有耕地面积8412亩,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在绿色食品生产上,村民们已经形成了生态意识: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作为有机肥肥源;病虫害防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杜绝高毒、高残留产品进入园区。
经销商:“过去是老虎胆,如今是老鼠胆”
进入秋季以来,峨嵋岭下、涑水河畔,到处是一派酥梨购销的火热场面。在泓芝驿镇寨里村村头的酥梨收购点上,每天都有好几车酥梨发往全国各地。
张小斌是当地的酥梨经纪人之一,他说:“我联系的客户有东北的,也有江南的。现在好多地方实行农产品准入制度,农药残留超标会被拒绝进入市场。泓芝驿一带的酥梨购销两旺,很大程度上与农民们注重了食品安全生产规定有关,至今还没有发生一起被拒绝进入市场的事件。”
“重视了食品安全,不仅产品好销了,价格也提高了。”寨里村村民原志卯说,今年酥梨收购价格在每公斤3元左右,种植酥梨的农户年收入五六万元的很平常。
张胜军是泓芝驿镇的农资经销商。他感触很深地说:“我们一开始干农资销售都是老虎胆,什么利润大就卖什么。近年来,政府对农药的使用管理监督非常严格,农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增强了,我们是越干越‘胆小’,成了老鼠胆了。”
管理者:“从源头上监管,为农产品安全生产筑起第一道防线”
市场上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真的得到了严格控制吗? 11月7日,记者对盐湖区农资市场进行了暗访。
“有‘1605’吗?”记者走进一家农资服务部问。
“你要那干啥?这药早就不允许卖了。”
“没有就算了,我再找找。”记者退了出来。
“你不要费那神了,这市场里你根本就找不下‘1605’农药。”店主在身后冲记者说。
果然,记者在市场内转了十多家门市部,没有找到一家卖“1605”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
记者在盐湖区农业执法队办公室见到了队长卫一民。“整治农资市场秩序,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执法队伍不能只是手里拿着一把剑,更应该为大家做好服务。盐湖区现有肥料、农药、种子生产企业50多家,农资经营户130多家,我们通过走动执法、现场执法提高大家的自觉性。农委还通过印发资料、发送短信、与工商等部门联动等方式,给大家以警示和教育。” 卫一民说,“农产品安全生产是盐湖区委、区政府打出的一张发展牌,作为执法部门,就必须做到从源头上监管,为农产品安全生产筑起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