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 English
中国农药协会
loading...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中国农药工业网 >> 行业信息 >> 市场行情

农药行业半年经营报告
责任编辑:CCPIA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日期:2010-07-27

    企业:草甘膦仍是我们的痛 农药工业协会分析,国内农药行业上半年形势尚可,但草甘膦这个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中国农药产量中最大的品种似乎一直在低迷中徘徊。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草甘膦价格仅为1.8万元/吨,不及金融危机前的零头,其毛利率仅为3.39%。国家近期又对其取消了出口退税。业内的众多企业不禁在问:何时才能让我们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苦日子还要过好几年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视作中国草甘膦行业的风向标企业,其草甘膦产能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孟山都公司。“我国草甘膦产能严重过剩,预计市场低迷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虽然与同行相比,新安化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或者说实力,但是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场全行业的调整,所以我们已做好过几年苦日子的准备。”新安化工董事长王伟直言不讳地说。据了解,2009年新安化工年报显示,全年主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 同比下降46.7%;利润总额3.46亿元,同比下降84.1%;净利润2.97亿元, 同比下降82.6%。而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5288.58万元,同比下降了13.22%。

    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国内较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之一。草甘膦业务收入占其总营业收入的70%以上,其产能为7万吨/年,在上市公司中居第二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公司发生经营性亏损7000余万元,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运营,亏损额近100万元。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则有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3大系列30多个原药和100多个制剂品种,草甘膦也是其主导产品。由于草甘膦销售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致使该产品毛利率较低,影响了公司整体利润。而杀虫剂系列产品因受我国西南5省持续干旱、南方省市大面积遭遇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导致农作物用药量大幅度减少,给正处于旺季的农药销售带来较大影响。

    此外,青岛正道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明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销商看不清形势变化,以现卖现备为主,淡季备货量明显减少,年底退货率明显提高,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库存和损失。今年上半年销售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

    对于草甘膦何时能够走出低谷,回归正常的发展轨迹,王伟显得有些无奈:“一直以来,草甘膦行业都在重复着产能过剩—行业洗牌—价值回归—再度过剩—再洗牌的恶性循环,似乎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之所以长期无法得到改变,究其原因无非三点。一是部分投资者缺乏战略眼光,过分追求短期利益;二是地方政府不恰当的政绩观和利益驱动,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三是国家职能管理部门缺乏对产业明晰的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和监管力度没有跟上。”江山农药公司认为,虽然美国企业已撤销对我国产草甘膦反倾销诉讼,但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决定自7月15日起取消草甘膦产品的出口退税,出口面临新的压力。短期来看,国内草甘膦产能将受到高度抑制,产品价格还有走低的可能。也有部分企业对农药行情的下一步走势充满希望。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副经理庆祖荣告诉记者,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转好,石油价格的回升刺激生物能源的启动,基础化工原材料价格触底反弹,全球农药市场及渠道库存水平的降低,都将推动农药产品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越是困难越要谋发展

  王伟也表示,现在对于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通过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近年来,新安化工每年都在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创新和新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发下游制剂产品,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近日通过验收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的草甘膦创新生产工艺研究及开发课题,就是由新安化工承担。新安化工通过对课题研究内容的攻关,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了草甘膦连续工艺和热集成综合利用技术,并建成了甘氨酸法草甘膦新工艺产业化示范装置。目前装置运转正常,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而且草甘膦吨产品原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均明显下降,草甘膦母液量和废水排放量明显减少,获得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而且该公司拥有专利权的“草甘膦—氯甲烷—有机硅”循环经济产业链,将草甘膦副产物氯甲烷回收,再用于有机硅生产,形成氯资源的循环,不仅使有机硅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草甘膦价格低迷造成的利润损失。在今年草甘膦行业全面亏损的大背景下,新安化工依靠产业链和技术、规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预计今年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盈利,已属难能可贵。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投入,把农化产品做精、做细、做强,做成大品牌。该公司董事长马秀臻说:“近几年公司的科技投入均占销售收入3%以上。瀚生先后同沈阳化工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侧重于农药原药产品和自有原药制剂产品的开发系列化;侧重于生物农药和仿生农药产品的开发;侧重于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制剂产品的开发;兼顾农药中间体及相关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2009年,公司也是通过积极开发高效、低毒、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复配制剂等系列产品,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华星化工公司为了能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中存活,不断加大销售能力和健全销售网络,建设具备工艺、生产与应用技术、情报等方面的研发平台,并实行严格的成本预算控制,以年度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各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山农药公司2006年启动的整体搬迁工程于2009年底顺利完成。2010年的工作重心是全面向新区转移,以“扭亏增盈”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目前重点工作就是抓紧丁草胺、乙草胺、精喹禾灵、拌种灵等产品在新区开车。业内人士认为,长远看,农药要注重优化产品结构,开发和生产市场需求强劲、适销对路的农药品种。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全面禁用,把占农药总使用量20%的市场份额让给了新型低毒、高效、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因此企业应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替代产品。

政策不应老是先放再收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农药企业迫切希望国家从政策方面对农药行业加以正确引导。

  第一,要明晰产业规划。每个产业或重要品种应有一个清晰的、系统的、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确定优势品种,大力扶持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加大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加大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第二,要强化源头管理。对于新建项目要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控制,避免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建设。

  第三,环保执法。目前有些地方为了增加GDP,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当地环保部门明知生产企业违规违法,甚至破坏环境,也听之任之,甚至袒护。

  第四,引导企业合理投资。取消出口退税的新政是限制资源出口、重复建设、低价出口的重要措施。但政府更应该进行自身的反思,今后如何避免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不是一味地先放再收。

  第五,统一出口管理。国家应建立成本监测体系,对低于成本出口的企业征收惩罚性税收。不少企业依靠推出新产品占据市场。图为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农村举办新产品碧生(即20%噻唑锌悬浮剂)的田间应用现场观摩会,引来农户纷纷前来。

    行业协会:5年内,要有一批“中国技术” 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是否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今年的行业形势如何?中长期又当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

低迷状态有所缓解

    “2010年,随着全球农药市场的逐渐复苏,中国农药行业也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罗海章说,较之其他产业而言,农药行业较早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出来。2009年农药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依旧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全年生产农药226.2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2.3%。据罗海章分析,由于国家政策对农业扶持,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药市场低迷状态有所缓解。今年1~5月生产农药109.5万吨,同比增长17.6%。1~5月出口农药26.5万吨,同比增长11.5%;出口金额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这与去年出口量增价跌形成显明对比。农药进出口贸易顺差5.5亿美元,同比增1.7%。预计2010年农药总产量将达230万~240万吨,主要品种可满足农业生产和出口需要,其生产、销售、效益及出口等都将在上年基础上保持健康发展。未来集约绿色发展 罗海章分析了未来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行业整合,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药产业调整将淘汰很多没有环保措施的中小企业,加快农药行业兼并重组,提高农药行业集中度。到2015年,全国农药企业数量将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销售额达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园区化布局。农药企业要逐步“出城入园”。通过退出城市,进入化工园区和农药园区,提高集中度,实现公用工程、环保设施的资源共享。“三废”排放量减少3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农药创制能力增强。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农药企业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研发费用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20个以上的大宗非专利产品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低毒、低用量农药将进一步推广使用,使农药的用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少数高毒高残留的品种将被取消。努力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加快对乳油制剂的削减工作,发展水基化制剂等新剂型以及配套的新型加工助剂和非芳烃溶剂,开发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的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和微胶囊剂等新型制剂。

产品结构要调整

  罗海章表示,农药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在法规、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具体支持。

    一是尽快出台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市场准入条件,规范农药行业发展。依靠产业政策法规,提高农药准入门槛,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优化生产力布局,合理设置企业退出机制,实现有序竞争,促使农药工业向综合优势集中的区域发展,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修改完善农药出口管理办法。目前的登记证制度只能管理后期农药的使用,导致前期农药生产过程中管理缺位。需要建立涉及农药生产、使用全过程的农药出口管理办法,形成绿色农药出口通道。

    三是在农药新产品创制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农药新品种的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周期长等特点,需要国家在创新体系完善和新品种创制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是降低登记费用,减轻农药企业的负担。进一步降低农药登记试验费用,尤其是对多家企业生产、使用时间长、受农民欢迎的大宗非专利产品登记费用应大幅度降低,避免在毒性毒理、残留、药效等方面重复实验,从管理层面减轻企业负担。

  五是对高毒农药采取分期分批禁限用的措施。对于那些目前还无法替代和有独特用途的高毒杀虫剂,如氧乐果、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等品种可暂缓执行禁用限用,以满足农业生产用药需要,给企业留出3~5年开发新产品、产品结构调整的时间。保留出口,以备农业生产上出现暴发性的病虫害时应急使用。对高毒农药转产转型的企业,希望政府在财政税收、技术改造、替代品种登记、项目环评等方面予以支持。

  六是分步骤实施削减乳油产品措施。对于技术成熟、又在全国范围内有环境友好型制剂登记和生产的品种,可不再发新增乳油制剂的批准证书;对试验证明可采用低挥发性或环保型溶剂生产乳油制剂的品种,要求企业更换溶剂取代“三苯”生产乳油制剂;对目前因技术原因只能生产乳油制剂的产品,建议继续办理相关生产批准手续;国家对企业进行环保型制剂(包括采用环保型溶剂生产)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适当的资金支持。

相关信息